找到相关内容95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重修白仁岩寺记

    于此亦多有记载。据乾隆五十年《直隶代州志》卷之一《舆地》载:“白仁岩在州西北三十里,晋释慧远建祠,巨石上有石浮图,峰头有说法台、棋枰石,而定心石则舌吐危崖之上。立者熊经崖下,石井五,浊污者二,其三清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95669203.html
  • 晓云导师“水月通禅意”缘境悟道

    之相虽非实体,虽无实体,但吾人之“定心”能起“如实知”,“如实见”之心法,恰如水中之月虽非实存,然因其性澄清、明净,故仍能显现月之实相。  《虚堂录》中有句:“掬水月在手,弄花香满衣”,佛心何处?随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50570651.html
  • 看看佛陀前世是怎么开玩笑的

    过去世菩萨为大国的国王,名叫察微。他的志向清高,行为净洁,一心归依三宝,禀赋好学佛经,定心不忘教义。他深刻地观照人生的原始,本来无生。混元之气强的为地,软的为水,暖的为火,动的为风,这四大和合了,神识依此而生了。其中道理,只有上品智慧的人才能觉悟。阻止欲望膨胀,使心空寂,就可还神识为本来的无生。因此发誓道:“一定要觉悟不易领悟的道理”。神识是依四大而成立的。大仁为天,小仁为人,种种污秽的行为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384883375.html
  • 藏文经书的“护身符”——护经板

    佛陀居中,其额部宽阔,面颊饱满,眉目慈祥,顶部肉髻为两节高耸。肩部平直展开,胸部厚实,身躯修长挺拔,结跏趺坐于华莲座上。其左手拇指与食指相触,结说法印置于胸前,右手舒展、掌心向上,结定心印置于脐下。头...

    钟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83585619.html
  • 开光法会

    ,接着由身著庄严如法的阿阁梨起身人佛堂安像,并同弟子们兰心观想如来一切圆满之相。然后合掌作礼,瞻仰圣容,以净香花等供于佛前。再是人定心,离疑念,诵咒三遍,请一切佛安住于此,受此香花、灯、果、饮食等供养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21991826.html
  • 广超法师:体悟空的程序

    基本佛法弄清楚,是没有资格谈空的。   第二,经过思惟分析空的道理是不足够的,接着要修。修也要具备一些因缘,即是要修好戒、修好定、再去修观,产生慧。你要把散乱的心修成定心,定的心成为清净的心,接下来...

    广超法师

    广超法师|体悟|佛法|佛缘众生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14/03/131636325569.html
  • 冯达庵阿阇黎关于净土宗的开示

     心、身俱弱者怯于观想,则可执持名号以代之。略分二门。   (a) 定心念佛   《阿弥陀经》云:“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,执持名号,若一日,若二日,若三日,若四日,若五日,若六日,若七日,...定心念佛摄。外此而能生西者复有三观,不须定心,惟以善根为主;盖夙生固尝散心念佛,未获如愿西归之流也。然弥陀摄引之力虽未到饱和之度,今生倘遇增上缘,亦有往生机会。第十四观摄上品,以能发菩提心者当之;第十五...

    金刚阿阇黎冯达庵

    |净土|念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2/1114493309.html
  • 佛学之宇宙论

    之观解。(四) 非想非非想处天:定心胜妙,非下定粗想故名非想,有思想故不同无心名非非想。阿修罗:译云非天,果报最胜,而无天德,故名非天。有大神力,或居海底海岸,或居半须弥山岩窟,好斗战。  三界又称三...三界又分定散二地,地依处也。欲界名散地,因心散乱粗动,不能注一境。色无色界能住深妙之禅定,定心微细寂静,能专注一境故名定地。四、九地依三界施设九地,欲界一地,色界四禅分为四地,无色界四空分为四地,共为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4545700.html
  • 禅与禅学广狭二义辨

    含义相近的还有“三摩钵底”、“三摩呬多”、“三摩半那”。三摩钵底(Samapati)义择等至,谓心至于安和平等之境,较三摩地的包摄面更广,通摄一切有心定、无心定,乃至最为初始的片断定心。三摩呬多(...境界。《唯识述记》卷6辨三摩呬多与三摩钵底的区别说:等持通定散,但专注境义;等引唯定心庆作意注故”。三摩半那(samapduua)指已入定心,《一切经音义》卷21辨其与三摩钵底的区别说:“欲入定时名三...

    陈重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4050814.html
  • 李元松老师谈禅定

    瓶颈、一个上乘法的时候都要牵涉到心境的问题。练书法、练钢琴、练中国功夫,最后都必须借重‘定心’,以便使他的技艺更上一层楼。   在打坐时,无论你是观察念头之起处,或者采取念念分明的方法,重要的是,要有献身的勇气和决心。就如佛陀坐于菩提树下一般,即使利刃割解肢体,亦绝不动一念。打坐而能有这般庄严肃穆具足威仪的坚固誓愿,就算是半个小时、十分钟、三分钟,必然亦可经验到前所未有的定心;纵或未能脱胎换骨,顿见...

    李元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1853214.html